中国钾的攀升之路-j9九游国际真人
翻阅中国的历史,“钾肥”一词一直处于空缺状态。据记载,1861年,钾产品首次出现在了法国市场。很快,德国、加拿大、美国、意大利、以色列等国家先后发现了钾矿资源。1900年全世界钾肥的产量为33.3万吨,1959年达到788万吨,1970年直线上升到1690万吨……
追溯中国的钾肥历史:1956年国家制定的“中国十二年国家重大科学技术长远规划”中,明确了找钾、硼为主要任务的盐湖科学考察。而1958年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年份,十几名科技工作者来到察尔汗,在这个被蒙古语寓意为“盐泽”之地找到了可贵的“钾”。
察尔汗寸草不生,气候干燥,水份蒸发量远远高于降水量,正是因为这样的地理条件和气候,长期的风吹日晒,才形成了高浓度的卤水,卤水被晒后板结成了厚厚的盐盖,在坚硬的盐盖下几十米深处,藏着结晶盐层和晶间卤水。
从此,钾肥生产开始了。没有淡水,要从60多公里外去拉,没有房子,几十个人就挤在一顶帐篷里,用铁锹、铁锤等最简单的工具在当年生产出了950吨钾肥。而这950吨钾肥,也开启了我们这个农业大国钾肥生产的新纪元!
20世纪60年代
1963年,研究人员意外的在达布逊湖边发现长出的大面积光卤石,新生的光卤石在阳光下的照耀下晶莹剔透,光彩夺目。于是,集中所有人力开挖沟槽,采收光卤石。这种原始的沟槽盐田为后期盐田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。经过工人们不分昼夜地进行抢矿、开采,当年共生产了钾肥1000多吨,氯化钾品味也有大幅度提升。
20世纪70年代
而在70年代,随着农作物产量的提高,土地缺钾问题也更加凸显。国家不得不到加拿大、美国去购进钾肥来满足缺钾现状。
改变,势在必行!
在经历了十四年的艰难摸索之后,1972年,盐湖上建成了一座半机械化的生产车间,在当年生产量首次突破万吨。
技术革新在悄悄进行。1970年,泡沫输送法改为刮板式试车成功;1972年,引入鸭嘴式采矿机,并投入使用,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;1978年,对产品干燥系统进行自主研发,并取得成功。
20世纪80年代
1981年,提出了钾肥生产新思路——采卤采取井渠结合的办法,输卤采取管道输送,工艺采用冷分解-浮选法。1982年7月1日,冷分解-浮选法生产装置正式试车,当年生产氯化钾超过1万吨。
1981年10月,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“察尔汗盐湖综合利用”第三次会议,对新的工艺流程、设备选型、盐田结构、盐田护坡材料、池板晒制及改造等都做出了分析和选择。经过近五年的反复试验,终于在1986年的四月,十平方公里的大盐田修筑完成。由此,国家“七五”重点工程——青海钾肥厂20万吨氯化钾工程正式开工建设。
1987年,青海钾肥厂4万吨氯化钾生产装置达到设计要求,当年实现氯化钾产量4.6万吨的重大飞跃。同年的10月1日,青海钾肥厂一期外运工程铁路专用线建成通车,解决了困扰钾肥外运的一大难题。
面对大面积水采盐田的难点,青海钾肥厂顺应改革开放精神,积极引入国外先进成套技术提升生产效率。1988年7月12日,从美国汉森公司引进的光卤石水采船“盐湖1号”下水。“盐湖1号”为我国后来自行研发生产的水采船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,在此基础上改进创新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纯国产水采船,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钾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。
20世纪90年代
1990年7月,生产实现了“单系列、中负荷”72小时试车成功;10月,再次夺得“双系列、满负荷、高品位”72小时的试车成功;1991年,一期工程基本上实现了安全稳定生产,当年超额完成了15万吨的钾肥生产任务。
1992年,一期工程正式通过国家验收。
1997年9月4日,“盐湖股份”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。作为国内唯一一家钾肥肥料板块业务的上市公司,业绩平平并不引人注意。但到2007年,10年时间里,盐湖股份公司以营业收入、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34.12%、36.83%的增长速度成为令人瞩目的化肥类上市公司。
21世纪
2005年9月24日,盐湖“十一五”重点规划项目——百万吨钾肥项目产品综合利用工程开工。2006年生产氯化钾105.8万吨,2008年通过国家达产达标验收。
十年的发展是公司生产、经营、管理、改革、创新不断进步的历史。从股份制改革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;从“48”系列工程的实施,到跨越式的100万吨生产系统的达标达产;从质量体系认证,免检产品的申报到中国驰名商标、中国名牌产品的认定;从股份制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到企业管理创新、技术创新体制的建立。企业规模由上市前的年产不足15万吨氯化钾,成长为拥有200万吨产能的企业。
而“钾”的生产,开始趋于正规化生产。
到2020年,盐湖股份公司氯化钾年产量稳定在500万吨,占到国内钾肥产量的60%以上。在中国这个缺钾大国,盐湖人终于把“钾”的事业做稳了。